东乡上池1942年《中源王氏谱》,谱头记载明代洪武(1368-1398)以下各序。洪武年间主修者王猷称以前的谱被烧了。王猷做了一个简单的吊图,并无详细的谱系,其子王蕃复加修辑成粗略之谱洪武本(1393),其后嘉靖又重修(1550),乾隆、嘉庆、同治陆续修过。民国1918年、1942年各修一次。嘉靖本以前的谱,对于上池王氏的始迁祖都没有搞清楚。对王安石的祖、父、兄、弟、子、侄之间的关系弄得乱七八糟。
(1)主修者王蕃在序中称伯祥(王安石的侄子)为始迁祖,然后又说王益、王安石是伯祥后代,也太滑稽了(东乡上池谱居然记载爷爷是孙子的后代)。
(2)洪武本的刘三吾一序中继续上面的错误。
(2)洪武本的刘三吾一序中继续上面的错误。
(3)明代杨士奇在1438年的序里又说:“ 延至五代间, 有文人讳简者, 奇伟多智, 识抚之胜, 概属盐埠岭,遂辟宅居, 为临川一世祖, 不再传, 而至宋克明公, 性耽山水, 悦珠峰之壮丽, 乃存故宅于府, 命子公达堂构其下, 公偕侄姓, 车从时临焉, 名曰上池, 驯至今日, 名贤士杰, 代不乏人。”
这种家族混乱关系直到嘉靖本才统一起来,嘉靖年间才确认伯祥为始迁祖,并确认伯祥是王安上的儿子。
嘉靖以后的上池族谱都拿嘉靖本为祖本,说他“体裁甚善,记载详明。兹修多所折衷”。“但有足备文献之徵者,仍照嘉靖本旧例,采录于后”。
就是这个嘉靖祖本,里面还有不少是伪造的和荒诞的。如:(4)上池祖谱居然写“安石配陈、贾氏,荆国夫人”,没有提到真正的老婆吴氏(吴芮的女儿)。
这种家族混乱关系直到嘉靖本才统一起来,嘉靖年间才确认伯祥为始迁祖,并确认伯祥是王安上的儿子。
嘉靖以后的上池族谱都拿嘉靖本为祖本,说他“体裁甚善,记载详明。兹修多所折衷”。“但有足备文献之徵者,仍照嘉靖本旧例,采录于后”。
就是这个嘉靖祖本,里面还有不少是伪造的和荒诞的。如:(4)上池祖谱居然写“安石配陈、贾氏,荆国夫人”,没有提到真正的老婆吴氏(吴芮的女儿)。
有的人为了编造王安石故里,真的是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