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曉書懷[1]
群雞啁哳天始明,東方吐日霜尚冰[2]。長簾高褰掃落葉,短杌背立吹殘燈[3]。
昔時氣銳過奔浪,今日病減真無蠅。南箕翻翻世所效,白璧皎皎誰非憎[4]。
屠龍破產習已妄,畫蛇著足棄未能[5]。不容當時孔何病,更譽眾列顏非朋[6]。
坐知天下書最樂,心縱塵土酒可憑[7]。莫過二事賢且聖,胡不學外常騰騰[8]。
【編年】
這首詩作于慶曆六年(1046),時曾鞏二十八歲。當為其居臨川時所作。“昔時氣銳過奔浪,今日病減真無蠅”言其到京城時銳氣和現在的病體。
【箋注】
[1]冬曉:冬天的早晨。
[2]啁哳(zho zh):形容聲音煩雜而細碎。《楚辭•九辯》:“雁廱廱而南遊兮,鶤雞啁哳而悲鳴。”洪興祖補注:“啁哳,聲繁細貌。”唐•韓愈《桃源圖》詩:“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
[3]褰(qin):撩起[衣服等]。《後漢書•崔駰傳》:“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詩•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杌(wù):小矮凳。背立:背向站立。殘燈:將熄的燈。唐•白居易《秋房夜》詩:“水窗席冷未能臥,挑盡殘燈秋夜長。” 宋•陸遊《東關》詩:“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蕭蕭雨打篷。”
[4]南箕:星名。即箕宿。共四星,二星為踵,二星為舌。踵窄舌寬。夏秋之間見於南方,故稱。古人觀星象而附會人事,認為箕星主口舌,多以比喻讒佞。典出《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鄭玄箋:“箕星哆然,踵狹而舌廣。今讒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猶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周書•文帝紀上》:“而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翻翻:飄動貌;翻騰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經歷名山,芝草翻翻。”唐•溫庭筠《南湖》詩:“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宋•張孝祥《菩薩蠻•諸客往赴東鄰之集》詞:“庭葉翻翻秋向晚,涼砧敲月催金剪。”白璧: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輕重甲》:“禺氏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史記•滑稽列傳》:“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璧一雙。”宋•劉過《念奴橋•留別辛稼軒》詞:“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皎皎:潔白貌;清白貌。《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穀。”三國•魏•曹植《蟬賦》:“皎皎貞素,侔夷節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5]屠龍破產: 《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後因以指高超的技藝或高超而無用的技藝。唐•盧照鄰《釋疾文》:“既而屠龍適就,刻鵠初成。”唐•張懷瓘《書估》:“聲聞雖美,功業未遒,空有望于屠龍,竟難成於畫虎。”宋•司馬光《遣興》詩:“待兔謀真拙,屠龍藝亦虛。”畫蛇著足:《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後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反而有害無益。
[6]孔何病:《論語》記載: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顏非朋:《論語•公冶》記載:孔子要顏回和子路“各言爾志”時,子路答以:“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撼。”而顏回則以“願無伐善,無施勞”相答。
[7]塵土:指塵世;塵事。唐•沈亞之《送文穎上人遊天臺》詩:“莫說人間事,崎嶇塵土中。”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及作舍人學士,日奔走於塵土中,聲利擾擾。”
[8]二事:兩種事務;兩件事。《周禮•天官•內宰》:“婦職之法教九禦,使各有屬,以作二事。”鄭玄注:“二事,謂絲,枲之事。”《左傳•襄公十年》:“女成二事而後告餘。”杜預注:“二事,伐偪陽,封向戌 。”此指賢、聖二事。胡不:何不。《詩•墉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 騰騰:舒緩貌;悠閒貌。唐•寒山《詩》之二六五:“騰騰自安樂,悠悠自清閒。”五代•翁承贊《華下霽後曉眺》詩:“花畔水邊人不會,騰騰閒步一披襟。”宋•陸遊《寓歎》詩:“浮世百年悲冉冉,閑身萬事付騰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