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临川文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吴嵩梁诗:王荆公祠

$
0
0

王荆公祠1)

 


治术平生薄汉唐2),致君尧舜岂文章3)

早知红鹤非吾侣4),善用青苗即社仓5)。

忧国心惟天可鉴6),名山身与世相忘7)。

挟书我爱俞清老,驴背从游几夕阳8)



   历代咏王安石的,几乎众口一辞,都骂他是青苗误国。而作者在此诗中先断定王安石是致君尧舜的,不是商鞅、李斯一流,指出新法本身正确,只是执行者不得其人。再指出王安石的进退丝毫不考虑个人利害。最后表示自己对王安石的钦慕,恨不得与之同时。

【注释】 1)王荆公: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宋神宗时为相,实行新法,兴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法,为旧党所反对。熙宁九年罢相。神宗死,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司马光人相,尽罢新法。晚年退居江宁,闭门不言政事。以元丰中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2)“治术”句:治术:治国的方法。《宋史,王安石传》:熙宁元年四月,一日入对,神宗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又一日讲席,帝独留安石坐,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殷)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   

3)“致君”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句是说,后世称王安石的古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也备受称道,贺黄公《载酒园诗话》“特推为宋诗第一”。但是,他的理想是要辅佐皇帝达到尧、舜的水平,难道仅仅是用诗文来报国吗?   

4)“早知”句: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八《白鹤吟示钟山觉海元老》:“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白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李注:僧行详,以善辩为名,毁訾禅家。先师普觉奄化,而觉海孤立,详益骄傲。公逐详而留师,作是诗焉。白鹤,譬觉海也;红鹤,行详也;长松,普觉也。按:吴诗此句似以红鹤比喻吕惠卿之流(吕初助安石推行新法,安石去位后,吕竭力攻击,无所不至)。   

 5)“善用”句:青苗:王安石新法之二,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凡州县各等民户,每年夏秋两收前,可至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借以补助耕作,称青苗钱。借户贫富配搭,十人为保,互相检察。贷款数额依民户资产分为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十五贯,末等户二贯。春夏两次所借随同当年夏秋两税于六月和十一月归还,每期取息二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因有抑配和收取重息等弊,更为旧派官僚所反对。元柘元年废止。社仓:即常平仓,是汉以后历朝为“调节粮价,备荒赈灾”而设置的粮仓。因为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亦名“社仓”。宋初各地设常平仓和惠民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用两仓积谷作为贷本。此句是说,青苗法实行得好就起了社仓的作用。王安石一心为国家着想,这一片忠心只有上天看得清楚。

6)“忧国”句:谓王安石一心为国,这片忠心只有上天才能看得清楚。

7)“名山”句:宋人陈岩肖《庚溪诗话》:“王荆公介甫辞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脱去世故,平生不以势利为务,当时少有及之者。”    

8)“挟书”二句:黄庭坚《书王荆公骑驴图》:“荆公晚年删定《宇说》,出入百家。……金华俞紫琳清老,尝冠秃巾,衣扫塔服,抱《字说》追逐荆公之驴,往来法云定林,过八功德水,逍遥游亭之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