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是块红色的土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区域范围之一。1932年11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攻克金溪,金溪建立了第一个乡苏维埃政权——竹桥乡革命委员会。1933年1月初,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周恩来、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军总指挥朱德、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率领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进入金溪,将司令部设在左坊镇后龚村龚氏宗祠,指挥金溪战役。此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多旅,击溃3个多师,是第四次反"围剿" 的先声战。此后红军多次进驻金溪,至1933年5月,全县建立了34个基层苏维埃政权,分属赣东北苏区信抚分区下辖的金资特区和金南特区,1933年5月转属新成立的中央苏区闽赣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金溪地方组织在中央红军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金溪人民为筹集军饷、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黄狮渡(时属金溪)大捷后,红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红五军团副军团长赵博生率部运动至金溪左坊营一带集结待命。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率直属部队越过猫儿岭,来到左坊后龚村,并将司令部设在后龚龚氏宗祠。红军进驻后龚后,朱总司令带领战士在所住小屋背后的竹山脚下挖了一个防空洞,并在后龚王家仓村背后的山上和王家祠堂里召开过俘虏会。红军在后龚期间,在龚氏宗祠等处书写了不少红军标语,并在龚氏宗祠内设有储藏室、养病室、炊事场、杂襍室,这些标语和场所名至今仍保留完好。红军与当地群众相处融洽,除了帮当地百姓打井外,还时常帮他们挑水劈柴、打扫卫生、修房检漏。群众感谢红军,不仅送物资慰劳部队,帮红军作向导、送情报,还踊跃报名参加红军。朱总司令有感老百姓的淳朴善良和大力支持,在住处附近亲自栽下桂花树,以示军民友好,百姓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