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三年(1944)甲申三月二十八日,鄱阳县四条巷口同往常一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突然传来一声枪响,枪声迅速引起来混乱,一男子中弹倒地,当场毙命。躺在血泊中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即将调任它地的前鄱阳国民政府县长-丁国屏。此案轰动一时被称为“甲申丁案”。
丁国屏,字翰华,江西宜黄人。黄埔军校毕业。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万安县调至鄱阳县任县长。据记载“国屏以倔强著称,更以此受知于大府,而其为人有时襟怀狭隘,好修睚眦之缘,相激相撞,至积不相能”丁主政鄱阳4年期间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丁秉持“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用恶吏在鄱阳大肆征物征粮。至其调离时鄱阳“疮痍满目,饿殍载途,在抗战时期,不肯在可能范围内,致力于爱护民众,维系民生。”
民国三十三(1944)年二月间,丁国屏奉命调任吉安县长 ,丁留在鄱阳待交接完毕后赴任。三月二十八日,丁国屏被刺杀身亡。据记载“(丁)乃自赴本市中正街布店选购衣料,归途至四条巷口,途有暴徒持短枪从脑后狙击。比中弹扑地,死血泊中。暴徒由东湖边逃脱,无人认识,但见满头光顶。”一时震惊鄱阳,震动省城。
令人觉得讽刺的是,案发后继任的几任县长并不积极侦破,缉拿凶手,而是将此案当做政治武器“欲借丁案邀功大府,以为补缺之阶梯;更欲择邑人之优秀者一网打尽,亦将可以横行无忌,从此兴大狱矣”。此案最后便“时隔年久,久悬未决。”成为了鄱阳一大谜案。
鄱阳县档案局 喻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