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县公司在全市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最后一张幻灯片是“谢谢聆听!”乍一听,很别扭。细一想,错了!是把敬词当成谦词用了。
“感谢聆听”,关键字在“聆”。聆,形声字。从耳从令,令亦声。“令”意为“吩咐”。“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聆听”百度百科解释为“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英译为“listen respectfully”,respectfully是“恭敬的,尊敬人的,尊重人的”。因此这个词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或晚辈接受长辈的教诲、教导,是一个敬词。比如“聆听教诲,顿开茅塞”。这是听者对对方说的内容的一种肯定,是敬辞。再比如“此次主席演讲,有约500人聆听”,此新闻报道用语是为凸了显对主席的尊敬,用了“聆听”一词也是妥帖的。
还有一种说法:“谢谢拜读”。这与“谢谢聆听”是一样的笑话。只能说拜读别人的作品,不能说别人“拜读”自己的作品。所以,也是不能“谢谢拜读”的!
现在返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县公司经验交流,自己用“感谢聆听”,就有点不合适,甚至是有点大言不惭,把自己放在长者、尊者的位置,把自己的话当成是对别人的教诲,是值得在座的领导和同事认真听取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讲究谦虚美德的。尽管你贵为全市业务发先锋、先进典型,面对公司领导和全市中层干部,最后说出“感谢聆听”之类的话,也是不符合口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文化的。
当然,我相信,这些县公司的经验交流和发言是有份量的,否则也不可能上台做介绍。他们最后发出的“感谢”也完完全全,确确实实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他感谢的是这么多人认真听了他的发言。只不过用“感谢聆听”虽然感觉上是书面一点、郑重一些,却犯了一个无心之错,授人口实。
那么在这种语境下,我们该怎样表达这种谢忱(多少有点客套的意思)呢?一般来说,“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就可以了,非要感谢对方认真听的意思,可以选择“聆听”的近义词——“倾听”。
“倾听”,英译为“listen attentively” attentively强调的是“聚精会神地;周到地;谛;凝神”。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为“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群众的意见。”在发言结束,感谢听众“倾听”,既有把听众置于“上级”“尊者”的位置,又能表达对对方的认真听讲的谢意。
我以前写公司全省的经验交流材料时就十分注意这一点,最后一张PPT写的是“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公司的关心和支持”。当然加上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之类的话也无所谓,虽然是意犹未尽,也十分俗套,但至少不会出现笑话。也有人用“衷心感谢”结尾,有人用“衷心感谢并祝福”结束。当然,您还可以想出更好的致谢词。但是,希望不要再闹“谢谢聆听”的笑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