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临川文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为什么古代聘婚时男方要送女方雁?

$
0
0

前些天,为汤显祖《怀人赋》作注。里面有“鬰兮雁之聘,飘兮素鹤之迎”,查发一些资料得知,古时雁在婚礼中是重要的礼物。可怜我们现代人,要有一只雁吃,多难。相比之下,古人比我们要幸福多了。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婚礼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嘉礼」。《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礼之本也。」意思是说婚礼乃是所有礼仪的根基。直到现在,婚礼仍是非常隆重的,目的是为了给新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古代的婚礼基本沿袭了周人开创的「六礼」的制度,即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阶段的礼俗。纳采,为六礼之首礼,就是当男方想与女方结亲时,就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後,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古时通常用大雁,後世有所改变。

【纳采】采纳、采择的意思。是古时婚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便会请媒人做媒[提亲]。古代[提亲]的礼物用[],取大雁随阳之鸟,随时南北,代表妇人从天不失时,不失节,不相跨越,从一而终。除了【纳征】一个环节,其余都要用

【问名】询问女方父母的姓名,以及女方的生日时辰。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会将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四条信息(每条两字,总计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媒人会将准新娘的八字、姓名、籍贯及三代资料等写在红纸上(称为"庚贴")交给男家以占卜吉凶,目的在于占卜其婚姻是否适宜,亦即 *夹八字*

【纳吉】男家根据男女二人生辰八字确定婚姻吉祥之后,告知女家。又称[过文定]。男家会在祖庙灵位前卜问,或者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互相配合,以决定这婚事是否吉利。如果男女双方年庚八字无相冲相克,便可带备薄礼到女家,奉上【聘书】,告知女家议婚可以进行并商量订亲条件。有人称这种仪式叫[小定]

【纳征】征,成的意思;先接纳聘礼,而后婚成。又称过大礼。此举代表了男方对女方的爱护与尊敬,过大礼一般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男女双方家长洽商妥了婚事的一切条件,男家会依照议定的条件送聘礼(俗称定礼茶礼)到女家,当日男家会请两位女性亲戚(她们必须是全福之人,也就是既有丈夫、儿女,而且公婆、父母都还健在。因为其有妇德,自然也遇不到无德无福之夫君,故上能安利父母公婆,下能养育儿女双全。反之,如果能找到这样家庭上下安详和睦的人,她也自然是吉祥有德之人。)会同媒人,带备聘礼到女方家中。点收大礼的工作一定要由女家长辈代办。男家备礼金和礼物送到女家,作为订亲仪式。聘礼数量均用偶数,即取成双成对之意。男家聘礼送到后,男家的女宾会打开礼盒挑选几件金饰(戒指、耳环、项链之类)为新娘戴上,边说吉祥话,之后大家互相祝贺道喜,过大礼的仪式便算完成。

【请期】男家挑选成亲的黄道吉日,请问并告知女家做好准备。亦即[择日]。挑选吉日良辰,便于安排筹措,以及婚事顺利。商量请问女家,表示不敢自专。如非例外情况,女家一般也会听取男家的择定,以示阴从于阳。也或者男家会提前挑选两三个黄道吉日,让女家看方便选择。

在古代,以上 5 个环节都是主人在祖庙灵位前告知祖先,并且都是在门外拜迎对方客人等等,都是存心郑重敬慎之意。

【亲迎】到了吉日,男方父亲命新郎儿子到女家迎接新娘。阳倡而后阴随,所以是新郎先动身。新郎没到之前,新娘不可以先有动作,导致阴阳紊乱。新娘静静听父母训诫交代之类的叮嘱。新娘父亲在告知祖先之后,在大门外迎接新郎,新郎拜见之后带着大雁揖让升堂,再拜的时候把大雁放到茶几上,表示亲受于父母。从堂上降出的时候,新娘由大妗姐(能以妇道教人者)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新娘在全福的大妗姐或未婚贞洁的伴娘搀扶下跟随着新郎,新娘上轿或车的时候,新郎掀起轿帘或打开车门,并授之以绥,新郎御新娘车轮三周,然后先回到家门迎接。新娘到了家门口,新郎掀起轿帘,揖新娘一起进入家门,同食共饮(共牢而食,合卺[jin3]而酳[yin4]’。现在演化成交杯酒),表示从此以后夫妻合体相亲,尊卑荣辱一起。



礼郊特牲云: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又曾子问云:娶妇之家,三日不举药,思嗣亲也。序之义,嗣亲之义,今人忘之久矣,故婚礼无不贺者,无不举乐者。

 [妇盥馈]盥手洗盏以奉食,故曰盥馈。第二天早上,新娘沐浴,等待天明的时候,新娘先给舅姑(新郎父母)奉食,妇道既成,成以孝养。此随身饭所由来也。

[舅姑飨妇]妇盥馈后,载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夫阼阶,古宫室制之东阶,说文所谓主阶也。礼,宾先行,主人从之;今舅姑先降自西阶,妇从其后,降自主阶,是舅姑为宾,新妇为主)象征以旧日家主之位,将传于其新妇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春秋左传》公子为鲁桓公如齐逆女,必系有大故或疾病。娶妻本来是吉利的事情,不行亲迎,而与有大故或疾病之人同例,这样不吉祥。



以上婚礼过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特别是以雁为贽见之礼具有特殊的含义,可以看到以上「六礼」中竟有五礼用雁贽。为甚麼要用雁呢?郑玄注《仪礼》中称:用雁为「取其顺阴阳往来」,意思是说大雁是一种随著天气的变化而南来北往定向迁徙的鸟,用雁为礼,象徵顺乎阴阳之意。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所以用雁来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



《白虎通●嫁娶》中说用雁为「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也就是说,大雁南北往来守时守节,那麼男女结婚也不要违背婚时;而且大雁若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以此告诫妻子结婚後要忠於丈夫;雁雌雄一配而终,象征忠贞和白头偕老。同时,大雁飞行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嫁娶,长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另外也是以此说明女子结婚後要遵循长幼有序,不能违背。可见,「六礼」中作为礼物的大雁具有劝示和教化的功用。

不过,近现代用雁作为纳采等礼仪的礼物已经逐渐消失,有些地方则以家鹅代替。除了用大雁作为贽见之礼外,古时,在中国的南方,茶叶也是重要的聘礼。这一习俗大概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形成。旧时茶以瓶计,所送聘礼最少十瓶,多则上百瓶。一般女方收了「茶礼」,婚姻就算定了,不得反悔。为甚麼要送茶叶呢?



《七修类稿》中引《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也就是说,茶树不可以移植,必须用子下种,其生长的特性用於比附婚姻的缔结,茶叶成了婚姻无悔的象徵,也隐含著传宗接代的祝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