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生烈士故居现状: 座落在左坊镇左坊村委会卢家村小组,该建筑从其主体构架的形式、柱础及其它结构的建筑风格等分析,属于清中偏晚期建筑。经考证,该建筑应该是两井三厅,即三堂直进的房子,前厅、中厅和两个天井早已自然损毁,八十年代初在原址上建有30平方米左右干打垒结构的稻草柴火间,并种植枣树,其它则长满杂草,荒芜一遍,天井石板,墙基都荡然无存。2009年9月,中共金溪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集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复原维修,并对其周边环境的历史信息,历史风貌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现作为全县党员干部、广大中、小学生瞻仰、礼拜、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场所。
卢春生烈士墓:座落在左坊镇左坊村委会卢家村小组卢氏祖坟山上。1930年12月25日,卢春生在抚州青风门外沙洲上壮烈牺牲后,葬于祖坟山。1963年12月,中共金溪县委、县人委拨出专款在原址上重修。墓为椭圆形水泥卵石结构,占地20平方米,四周用片石砌有1米高围墙,墓碑高2.1米,碑文曰:革命烈士卢春生同志之墓。每年清明,左坊镇中小学校都要组织师生祭扫烈士墓,寄托哀思。县内一些单位和乡镇在清明前后,也会组织党员干部祭扫烈士墓。
卢春生烈士事迹:卢春生(1909~1930)又名平旺,别号子青,自号青山少年左坊盘亭人。4岁时父亲去世,过继给伯父为嗣,在伯父的抚养下长大。16岁时从金溪县高等小学毕业,次年暑期,考入省立第七中学(校址在临川)。民国15年(1926),学校办纪念校刊,春生以时局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鲜明地提出要拯救农民、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的观点。文章刊出后,全校师生为之震动。
民国15年暑假,卢春生回到金溪,在县城邀集一些青年学生组织尚志娱乐会,以娱乐活动为名,引导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同年11月,北伐军再次攻克南昌,抚州的革命声浪高涨。他积极参加了禁烟、禁娼、破除迷信等宣传活动。寒假期间,他串连在抚州、南城、南昌等地读书回县的学生,在尚志娱乐会的基础上,组织金溪县学生联合会,公开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举行街头演讲,排演进步话剧,紧密配合当时的工农运动。
金溪县学生联合会设在县城三陆祠。一天,劣绅黄咏虞故意绕道前来窥察学生联合会的活动,被一学生发现,并告知卢春生。卢春生当即让同学追上去,将黄抓进三陆祠,令其跪在孙中山像前写悔过书,交待平日在乡间欺压群众、敲诈勒索、克扣长工工钱等罪恶,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
12月底,卢春生与蔡菊圃等人到南昌、抚州,向上级反映国民党右派县长何伯嘉掌握国民党金溪临时县党部的大权,阻碍工农群众运动发展。取得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特派员、共产党员钟赤心的支持与帮助,来金溪改组了中国国民党金溪临时县党部。由汪兆熊(又名汪子征)担任县党部常务委员,使左派力量在县党部内占了上风,工农运动从而蓬勃开展。
民国16年2月,卢春生在省立第八中学(由省立第七中学和第三师范合并而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共临川县学生支部负责人之一。
3~4月间,钟赤心在浒湾开展革命活动,组织金溪县总工会,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金溪县支部,卢春生不但积极参加了工人运动,而且担任了团支部书记。
同年春,金溪的左右派斗争更为激烈,以县长何伯嘉为首的右派,顽固对抗革命运动。5月间,江西省政府撤去何伯嘉县长职务,委派王秉钧(共产党员)接任县长。王秉钧由驻抚州军官教育团某连党代表傅连璋率一连人马护送前来金溪接任。卢春生等亦随同回县,积极参加赶走何伯嘉,活捉并处决县靖卫团主任王瑜子的斗争。
民国17年8月,卢春生初中毕业。遵照中共临川县委的指示,不再升学,回金溪开展革命活动。首先在盘亭村发展党员5人,成立盘亭党小组。又与王兰庆在黄狮渡(今属南城)发展党员7人,成立黄狮渡党小组,与周绍廉在枫林(属资溪)发展党员6人,成立枫林党小组。10月,卢春生在盘亭召开会议,成立中共临川县委金溪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
民国18年5月,党支部决定派员打入国民党政府内部开展革命活动。卢春生担任县建设局局员,义务小学教员兼县靖卫团师爷。其他同志也都分别担任了公职。他们利用公开的身份,积极从事秘密活动。由于卢春生等人的积极工作,党的组织迅速扩大,党员发展到100余人。7月,中共临川县委金溪区委成立,卢春生担任区委组织委员。
同年10月,国民党当局派师长韦杵坐镇抚州“剿共”,韦杵在抚州组织赣东清乡剿匪委员会,并要各县组建分会。卢春生得知消息后,建议区委会派人主动向韦杵接洽,领回了赣东清乡剿匪委员会金溪分会的招牌,并派詹谷存、蔡菊圃等3人打入该会为成员,为掌握武装力量,监视、控制敌人,保护自己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民国19年4月,中共金溪区委改选,卢春生担任区委书记兼组织委员。此时,全县有党员170余人。
同年7月,中共临川县委遭敌破坏,卢春生为了争取主动打击敌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武装暴动问题,但由于区委成员意见不一,武装暴动未能举行。
10月9日,卢春生因伯母病重回到盘亭,不幸误入敌人便衣警察手中,当即被解往县城,捆绑在县衙旁的醉仙楼。次日,卢春生又被敌人以一连人马押往抚州。在狱中,卢春生受尽了折磨和拷打,身体遭到严重摧残,但每天仍坚持读书,写日记,并密写了11封信给狱外的同志,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决不为淫威所屈”。12月25日下午3时左右,卢春生在抚州青风门外沙洲上壮烈牺牲。
金溪县政法委 陈凌翔
金溪县档案局何丽琴
根据《金溪县志》、《金溪文史资料选辑》、《金溪县人民革命史资料选编》等有关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