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临川文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抚州抗日人物志(1):张锡祜驾机临川遇难殉国记

$
0
0



张锡祜(1911-1937),中尉飞行员,天津人,中央航校三期毕业,著名教育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之四子,抗日烈士。1931九一八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国势危殆,张锡祜毅然弃学离家,投军报国,考入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任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中队队员,驻防江西。1937110日与未婚妻张乐民在南京订婚,刚刚订婚,就接到命令开赴战场,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1937814日,日军登陆淞沪战起,奉命由江西吉安飞赴南京对日作战,当时气象测报不良,又急于炸敌,冒险飞行,终因天气恶劣,在中途临川失事殉国。时年二十六岁。现安葬于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内。

 

效法岳飞精忠报国

 

    张锡祜生于1913年。他是张伯苓最钟爱的孩子。张锡祜长大成人之后身高在两米开外,因此外号是“长人”。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张锡祜热爱运动,是个优秀的运动员,就读于南开中学时,曾代表天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运动会,在校内小名气。张锡祜上高中二年级时,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初建空军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满怀雄心壮志的张锡祜

在征得父亲同意之后,前去应考,凭着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条件,被录取为军校的第三期学员。

1934年,张锡祜从空军学校毕业,张伯苓作为学生家长应邀参加了毕业典礼,并代表全体学生家长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当张锡祜回津探亲时,张伯苓还以岳母教子的故事勉励儿子在国难日甚一日之际,树立起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为抗击外来侵略而发奋努力。毕业之后,张锡祜初任第九队飞行员,旋升第廿六队分队长及三中队中尉队员,驻防江西。











一封家书竞成绝笔

 

1937110日,张锡祜与未婚妻张乐民在南京订婚,刚刚订婚,就接到命令开赴战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82日,在江西吉安集训时,他给父亲写了这样一封信:

父亲大人:

自别慈颜,男等于

上月九日返赣,近日男身体精神一切均佳,请大人勿念!时局以近日所见大战当在不远!天津情形前接大哥来信称尚为平静,母亲已迁至英租界!昨见报载南开大中两部已均为日人分别轰炸焚毁!惨哉!大人数十年来心血之所积,一旦为人作无意识之消灭!然此亦可证明大人教育之成绩!因大人平日即不亲日又不附日,而所造成之校友又均为国家之良材!此遭恨敌人之最大原因!而有如此之毁灭!然此又可为大人教育成功之庆也!尤有可喜者,母校虽惨遭不幸,而其独生子——南渝中学,早于去岁成立,而今年又有新建筑成立!望大人万不可过份伤感,而以余力以培养此最可宝贵之独生子,使我南开精神永远光大于我大中华民国之人间!男等现已奉命出发,地点因系秘密性质,函札之中不敢奉禀!一俟有妥善之通讯处,当再禀知!儿昨整理行装,发现二物足以告禀于大人者,其一即去年十月间大人于四川致儿之手谕,其中有引孝经句:“阵中无勇非孝也!”儿虽不敏不能奉双亲以终老,然亦不敢为我中华之罪人!遗臭万年有辱我张氏之门庭!此次出发非比往常内战!生死早置度外!望大人勿以儿之胆量为念!其二即为去年十月间绥东抗日时空军出动前委座之训词,今随禀奉上,望大人读此之后不以儿之生死为念!若能凯旋而归,当能奉双亲于故乡以叙天伦之乐,倘有不幸虽负不孝之名,然为国而殉亦能慰双亲于万一也!

家中情形不知近日如何?母亲大人不知是否南下?儿意最好请母亲入川与二哥同住,因沿海各省一旦开战将无一片干静土!母亲一生历尽磨难,而当晚年又遭此变乱,其不使老人太过痛苦耶!不知大人意下以为如何?大人在京如零星事物,可找乐民代办,彼前曾来信托儿转禀,日来准备颇为忙碌,时间仓促余容再禀,专此敬请

金安

男锡祜谨禀

二日晨

在这封家书中,张锡祜不仅表达了他抗击日寇,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而且,还提到了南开系列学校被日军轰炸的史实,表达了心中的愤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双亲的思念。在国家兴亡的关头,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抉择面前,年轻的英雄选择了身先士卒,随时准备牺牲以身殉国的志向。他让父亲勿以儿之胆量为念,倘有不幸,虽负不孝之名,然为国而殉亦能慰双亲于万一也!张伯苓接到这封信后,得知儿子上战场,他在南开中学向学生讲话时兴奋地说:前几天我接到四儿子的来信……我不因为儿子赴前线作战,凶多吉少而悲伤,我反而觉得非常高兴。这正是中国空军历史上光荣的第一页,但愿他们能把这一页写好!作为父亲,张伯苓将对儿子的担心深深地藏在了心底。但没有想到的是,这封家书竟成了张锡祜的绝笔。写完这封家书十二天后,张锡祜在驾机对日作战途中失事殉国。

 

血洒蓝天壮烈殉国

 

813日,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一三淞沪战役爆发。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中国组织淞沪作战部队张治中部第9集团军(下辖3个师和1个独立旅)准备围攻日军,13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之敌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

张锡祜奉命执行轰炸日本侵略军的“出云”舰的战斗任务。“出云”号是日本海军一艘著名的装甲巡洋舰,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清政府向日本赔付战争赔款购买的,由英国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公司建造。1900925日交付日本,被编入位于佐世保的日本海军第二舰队担任旗舰。该舰标准排水量9906吨,最高航速21节。武器包括位于船艏和船艉的两个大型炮塔中的441203毫米海军炮,这种火炮能够向每侧旋转150度,俯仰度达到30度,射速达到每分钟两发。19377月,该舰作为日本侵华的第三舰队旗舰开赴上海。“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海军的30多艘舰艇齐聚上海,“出云”号就停泊在黄浦江苏州河口,不时炮击中国平民。

814日,张锡祜与马兴武驾驶“3006”号马丁-139WC轰炸机奉命由江西吉安飞赴南京作战。当时气象测报不良,又急于炸敌,冒险飞行,终因天气恶劣,最后油尽,在中途临川失事殉国。时年二十六岁,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而付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安葬于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内。南京航空烈士墓第七十四号是其衣冠冢。与其一起牺牲的马兴武是山東郯城人,生于1913年。

当时,张伯苓正在重庆。他接到儿子光荣战死疆场的噩耗,默然半晌,然后对陪伴左右的张锡祚说:我早就把他许给国家了,遗憾的是他还没有给国家立功。随后又悲愤地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参考资料】

①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0月第1版。

②郭荣生:《抗战时期壮烈殉国的空军校友》,见天津市南开中学编写的《天津市南开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专刊(1904-1994)》。

③沈卫星主编:《重读张伯苓》,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6月第1版。

④唐学锋著:《中国空军抗战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6月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09

Trending Articles